护理学院《外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4-03-25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外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开课学院:   护理学院                              制作人:邹敏

课程名称

外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所属专业

护理学助产学

课程类型

专业课

开课年级

本科三年级

课程性质

必修课

课程总学时

120学时

 

一、课程简介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助产学专业核心课程,与临床紧密衔接。课程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第五和第六学期,总学时120个学时,学分6.5分,其中包含理论学时100学时,实践学时20学时。

    知识模块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外科护理学总论

26

8

神经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10

2

心胸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10

2

普通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28

4

泌尿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12

2

骨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14

2

  

100

20

《外科护理学》旨在讲授外科相关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知识准备、技能准备、疾病防控,心理护理等;帮助学生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实践操作等。该课程注重对护理学专业学生临床思维辩证思维循证护理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对综合教育也有帮助。

二、案例基本信息

1.案例名称:中国器官移植“第一例”背后的故事

 2.对应章节第十一章:移植病人的护理

3.课程讲次2学时

三、案例教学目标

1.通过对器官移植内容的讲解,尊重器官移植患者的人格,理解和关怀患者;关注健康,为人类卫生健康努力的社会责任感。

2.通过对我国器官移植发展史的介绍,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家国情怀、奋斗精神、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

四、案例主要内容

器官移植的历史并不长,1954 年,美国人完成了世界上首例肾脏移植手术,

捐献者和接受者是一对同卵双胞胎,移植的肾脏存活了 8 年,这被视为现代器官移植的开端。1963 年,美国医生开展了首例肝移植、肺移植 。1966 年,首例胰腺移植成功。1967 年,南非完成了世界上首例心脏移植。1968 年,美国进行了首例 心肺联合移植。20 世纪 70 年代,能够抑制身体攻击外来器官的药物——环孢菌 素被研制出来以后,器官移植才成为常规疗法。在我国,器官移植起步较晚,1977年,第一例肝移植手术诞生在瑞金医院,第二年,中国首例心脏移植再次诞生在瑞金医院。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20世纪50 年代,该医院已经开展了血管移植手术60年代初期,裘法祖团队在经历多次失败后获得了狗的异体移植试验的成功,瑞金医院向裘法祖学习经验,创新性地进行了肝脏移植动物试验,接受移植手术的狗术后存活时间超过5天,能吃、能活动,接近世界先进水平60年代中期,该院已具备开展肝移植和心脏移植的科学基础和技术储备。1977年7月,该院恢复了动物实验与文献准备。负责人林言箴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收集、分析外国器官移植资料,学习经验。另外,考虑到手术需要取肝、灌注、接肝、麻醉以及后勤等部门的配合,团队被扩充到50多人。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团队 进行了20多次动物实验和 2次联合实战演习,以保证动物实验能够顺利地过渡到临床。

1977年10月,瑞金医院对一名具有肝移植适应证的患者实施了中国首例肝 移植手术。没有冰箱,护士们用木箱和冰块做成“土冰箱”没有显微镜和血管缝针,医生就凭着肉眼进行丝线缝合为了防止感染,医生们在高压氧舱搭建临时病房。手术顺利完成之后,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止血、抗生素、胰岛素、补充凝血因子、抗感染、蓝光照射等治疗,以及针对排异反应的抗排异治疗和针对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手术后,患者存活了 54 天,这在当时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因为国外的肝移植手术患者最多只存活了 23天。1978 年,瑞金医院又连续完成 了 3 例肝移植,均获得圆满成功,患者术后生存期分别为 139 天、200 天和 261 天。同样,在几乎没有国际交流机会的情况下,瑞金医院又开始了心脏移植的准 备工作。凭借着查阅资料和动物实验,团队摸索出一套保证供心质量的关键性措 施,并且改进和制造了无齿持线钳、心内活检钳等 10 多种器械及设备。1978 年 4 月 21 日,团队完成了中国第一例人类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手术,这也是亚洲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克服了术后休克、排异反应、细菌感染等难关后,患者慢慢恢复到能行走、自主生活的状态,最终存活 109 天,大大超过了预期。

进入21 世纪,瑞金医院的移植团队又开始挑战劈离式肝移植,就是将一个完整的供肝按照解剖结构分成两半,分别移植到两个患者身上。这种移植方法会增加手术难度,因为医生们需要整理和建立起两套各自独立的动脉、静脉和胆道系统,但它却是缓解供肝缺乏的有效方法。2002年,瑞金医院进行了国内首例劈离式肝移植尝试,最终获得成功,一个肝源挽救了两个生命。这是该院在肝移植领域的又一项第一。之后,这支团队又完成了好几个中国器官移植的“第一例”。

2004年初,成功实施国内首例肝脏小肠联合移植术同年12 月,一位38岁的女患者接受了腹腔七个器官的联合切取和移植手术,填补了国内乃至亚洲全腹腔多 器官簇联合移植领域的空白,术后第一天患者就撤了呼吸机,第六天就能自己喝水。2007年12月,该团队为一名15岁的女患者实施了“两供一受”肝移植手 术。根据她的情况,需要一枚不少于950克的移植肝,但中国人的肝脏一般只有1000~1200 克,按照传统技术,由亲属捐献肝脏的活体肝移植无法实现,等待 自愿捐献的肝脏也遥遥无期。为了挽救患者生命,瑞金医院将患者 45岁的父亲左半肝和43岁母亲的右半肝这两块健康肝组织移植到患者体内。这一次肝移植, 涉及三个手术,37 位医护人员守护在手术室17小时,手术获得圆满成功。“两 供一受”手术难度大、排异反应更严重,当时能够实施的国家不超过 5 个。 今天,中国器官移植手术量仅次于美国,2015年,中国完成 10 057例器官移植手术。这项手术的成熟,给身处绝境的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中国能在这个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是建立在40多年前第一代器官移植探索者大胆尝试的基础上的。瑞金医院器官移植团队,在中国器官移植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五、案例教学设计

(一)课前:课程思政引入

1.利用学习通平台,发布课前预习任务(器官移植病人的护理)

2.利用学习通平台,发布课程思政案例。

3.学生提前分好讨论小组(8-10 人一组)

(二)课中:课程思政贯穿授课过程

1.正式课堂开始,提问课前任务问题:我国每年器官移植病人人数是多少?

主要产生问题及社会、国家的影响——引发学生思考其国情原因,给学生学会使用基本临床思维路径方法,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职业卫生观,思考改善方法。

2.课堂中,教师陈述我国器官移植病人人数的基本概述情况、主要医疗负担、身体影响、家庭及社会问题,引起增加国家医疗资源压力,引起学生初步思考我国器官移植病人的基本情况与各方面后续影响,提出社会性的改善方案。讲解器官移植病人护理的主要教学内容,使学生思考基本诊疗、 护理注意事项,学会对器官移植患者的基本心理护理,理解基本职业素质水平,建立医护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及使命感。

六、教学反思

(一)存在问题:本次课程思政任务是以我国器官移植的发展史为背景导入器官移植病人的护理,未进一步阐述护理深入性职业道德个案。

(二)特色创新:借助信息化的教学技术增强课堂教学的德育效果,推动课程思政同新媒体新技术的高度融合。

(三)改进措施:进一步筛选与外科护理教学内容紧扣的案例。收集教学前后学生思政素养水平的变化。

 

 

 

 

 

 

 

 

 

 

 

 

 

 

 

 

 

 

《外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开课学院: 护理学院                      制作人:吴丹

课程名称

外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所属专业

护理学助产学

课程类型

专业课

开课年级

本科三年级

课程性质

必修课

课程总学时

120

 

一、课程简介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助产学专业核心课程,与临床紧密衔接。课程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第五和第六学期,总学时120个学时,学分6.5分,其中包含理论学时100学时,实践学时20学时。

    知识模块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外科护理学总论

26

8

神经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10

2

心胸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10

2

普通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28

4

泌尿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12

2

骨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14

2

  

100

20

《外科护理学》旨在讲授外科相关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知识准备、技能准备、疾病防控,心理护理等;帮助学生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实践操作等。该课程注重对护理学专业学生临床思维,辩证思维,循证护理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对综合教育也有帮助。

二、案例基本信息

1.案例名称:爱岗敬业技术过硬,开拓创新——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2.对应章节:第二十八章

3.课程讲次2学时

三、案例教学目标

目标1:对阑尾的形态、功能有明确的认识,能对急性阑尾炎病人实施动态化评估。开拓创新

目标2: 能够结合外科护理临床实践,评估急性阑尾炎病人的身心状况,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 爱岗敬业

目标3:能够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技术,对急性阑尾炎病人实施个性化的整体护理。技术过硬。

四、案例主要内容

【案例1】 江西省南昌大学一附院阑尾炎治疗新技术

2017年,南昌大学一附院消化内科在国内率先实施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近年来陆续在各大医院开展。它无需全身麻醉以及切开创口,通过消化内镜从人体的自然腔道进入阑尾,进而实现在保留阑尾的前提下根治阑尾炎。

【案例2】 江西省南昌大学二附院“护理笔记”主人----王婷

王婷参加中央电视台《点赞中国》颁奖晚会,能登上央视舞台,是偶然更是必然。在这本手术笔记上,品读到的是医疗行业特有的严谨精神,一代代医者传承下来的“工匠精神”。在她身上充分演绎了现代护理人的精神:可亲、可敬、可信、可佩,为她点赞。

《外科护理学》课程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引领性,体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教育理念,深厚的家国情怀、严谨的科学态度、开拓的创新精神等。随着医学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外科护理学的内涵得到了更广阔的外延和发展。外科急诊、危重病人多,同时由于创伤、麻醉及手术的影响,病人病情复杂多变,因此,对外科护士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训练外科护士具有高尚的道德素质,爱岗敬业,不怕苦,不怕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同时,外科病人病情瞬息万变,外科护士在工作中要具备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严肃认真,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守护病人的生命和安全;要训练外科护士具有扎实的业务素质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外科护士要认真钻研业务,不断开拓创新,善于从实践中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提升个人的职业成就感;要训练外科护士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培养外科护士可进行情景模拟训练,锻炼沉着冷静,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体魄,开朗的性格和饱满的精神状态。

进一步凝练教学特色:阑尾炎病人的护理,采用案例为引导、问题讨论式教学、多媒体展示、视频播放、课堂讨论,实验室教学,临床实践教学等方式,利用网络平台(如学习通)开展针对性辅导及考核训练。

五、案例教学设计

本次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三五规划教材立项项目外科护理学》中的"28章,阑尾炎病人的护理"。计划学时为2 学时,其中线下理论授课1学时,线下互动讨论+实训操作+线上学习通相关链接学习1 学时。

1.本节课主要采用"案例导入、讲授、演示、线上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采用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

2.对于难点部分,采用贴近生活的例子讲解,鼓励学生发言,并与之讨论。

3.根据教学目标,特将 2 个学时的教学内容,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设置成“课前预习+ +线下理论课+线下讨论课+实训操作+线上学习+总结与反思+线上考核”七个步骤,用于实现五大教学目标及突破教学重难点。具体见下表;

阶段

步骤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调研

课前布置小讨论→查阅资料→回答问题→了解本节知识

 

◆对课程概念的讲解进行问题导入设计;

◆ 设计实训情境及任务;

◆学生预习本课知识。

◆参加小讨论,查阅资料,了解本节知识。

侧重培养学生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学习通平台

 

线下理论授课

教师对书本和临床知识进行系统讲授

◆课堂面授

◆师生互动

◆突出重点和难点

 

◆学生课堂签到

◆师生互动

 

 

紧跟学科发展前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通上签到、互动等活跃度评价

线下讨论课

讨论2个急性阑尾炎案例

 

◆教师提供2个临床真实的急性阑尾炎案例。

◆指导学生进行案例讨论

 

◆学生分成4组

◆学生组队,对2个案例进行讨论。

◆汇总各组意见进行主题汇报。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作业记录

实训操作

阅片

◆教师提供10张阑尾炎病人影像学片子

◆指导学生阅片

◆学生阅片

◆阅片结果记录在实训报告中

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实训报告

线上学习

学习通自主学习

◆教师提供2-3个学习链接(图文并茂,结合动画,可惜下载和收藏)

◆提供相关的外科公众号

◆学生在学习通上学习

◆做学习笔记

培养循证护理能力

学习通平台

总结与反思

课堂总结

课后反思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课后反思

◆学生课后总结

◆学生课后反思

培养归纳和辨证思维能力

作业记录

线上考核

学习通题库

◆教师提供20个单项选择题

◆教师批阅

◆学习通答疑和指导

◆学生指定时间内完成测试并提交

◆学生思考并提问

过程性评价,可初步建立学习信心

学习通平台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一个学生感兴趣、与他们现实生活贴近的急性阑尾炎问题入手,通过理论授课、临床案例分析、学生讨论,课堂反思等环节。把班级分成小组,给学生分配角色,让学生完成一定任务后进行比较与分析,形成了小组间相互竞争的学习格局。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职业能力,学习通APP等各种微时代工具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和课堂互动氛围。

急性阑尾炎疾病病人的护理理论性强,动手操作多,课堂教学容易与临床实践脱节,通过这7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力争改变学生学习以后,脑子里没有临床真实现场的直观认识,提升学习主动性和临床辨证思维及循证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爱岗敬业不怕苦,不怕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护理学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