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教育系统“党旗领航教育路”第十届党的基本知识竞答赛中,九江学院斩获本科院校学生组团体三等奖,护理学院2314班的陈璐瑶同学作为团队替补选手,与四名来自各学院2022级的选手一起,全程参与备赛与赛事,用坚持与热爱为这份荣誉注入了青春力量。近日,我们对陈璐瑶同学进行了专访,听她讲述这段关于党的知识学习、坚持与成长的故事。
“同行者”:在备赛中锚定方向
谈及与此次党史知识竞赛的结缘,陈璐瑶回忆道,最初学校通过二级学院推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参与学习通党史知识考试,从众多选手中选拔出4+1(正式成员加替补)组成参赛队,她以替补选手的身份加入。“刚开始面对海量知识点,我有点迷茫,从党的光辉历程到最新理论成果,感觉每一部分都需要精准掌握。”她笑着说,第一个周末抱着厚厚的学习资料,却不知从何入手,那种面对庞大知识体系的无力感,至今印象深刻。

但迷茫并未让她退缩。作为护理学院2314班的团支书,同时还担任九江学院学生会学习部成员,陈璐瑶早已习惯在忙碌中规划时间。她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备赛计划:每天课后抽出时间梳理党史脉络,睡前背诵党章党规与理论要点,周末再集中整理易错知识点、查漏补缺。“过程其实挺枯燥的,有好几次看着密密麻麻的笔记,想偷个懒歇一歇。”但每当想起参赛的初心——“不是为了荣誉,而是想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党,明白她为什么能带领中国走到今天”,她就会重新拿起资料,继续钻研。
备赛期间,她还主动与团队里的4位正式选手交流学习,除了背诵老师整理的题目,她也分享自己整理的知识点笔记与答题思路。“虽然我是替补,但大家都把我当成团队的一份子,这种互相支持的氛围,让我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赛场见证成长:在紧张中读懂“信仰的力量”
9月28日,决赛在江西中医药大学神曲厅举行。尽管未能作为正式选手上场答题,但坐在台下的陈璐瑶,心情比上场还要紧张。“看着队友们面对全省188支队伍的强手,冷静答题、从容应对,我既为他们捏一把汗,又为他们感到骄傲。”她说,当听到主持人念出“九江学院获得本科院校学生组团体三等奖”时,全场欢呼的瞬间,她的眼泪差点掉下来——那是惊喜,是释然,更是对所有努力的肯定。

这次经历,也让陈璐瑶对“党的知识”有了全新的理解。“以前学习党史,更多是停留在书本上的文字记忆,但通过备赛和观赛,我慢慢把这些知识内化成了自己的理解。”她举例说,以前记“党的百年历程”,只是记住了时间节点和事件,现在却能明白每个历史选择背后的意义,“比如为什么改革开放能推动中国快速发展,为什么新时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些理解让我更加认同党的领导,也更清楚自己作为青年党员、学生干部的责任。”


“多面优秀”诠释青春担当
翻开陈璐瑶的“荣誉册”,不难发现她的优秀早已体现在日常的方方面面:2023-2024学年获评“全校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2023年新生军训获“先进个人”;在公益领域,她参与“善行100温暖行动”获“先进个人”“杰出志愿者”,在“拾光瓶”捡跑活动中获二等奖;在专业与创新领域,她拿下护理学院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一等奖、“争鸣杯”最佳辩手,还获护理学院“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校级“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江西省优胜奖等等。

面对这些荣誉,陈璐瑶十分谦逊:“这些都是过去的经历,每一份荣誉都是对我某一阶段努力的肯定,但更重要的是它们教会我的东西——做公益让我懂得‘奉献的快乐’,参加辩论赛让我学会‘理性思考’,职业规划大赛让我明确‘未来方向’,而这次党史知识竞赛,则让我找到了‘思想的灯塔’。”
未来可期:让信仰指引前行之路
谈及未来,陈璐瑶表示,这段党史知识竞赛的经历,带给她的不仅是一份省级荣誉,更是一种“脚踏实地、坚定信仰”的心态。“现在学习护理专业,我会更明白‘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未来成为一名护士,照顾患者、守护健康,就是我践行‘初心’的方式。”
专访最后,陈璐瑶说:“这段旅程虽然结束了,但它带给我的成长会伴随一生。未来,我会继续以‘优秀’为目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践行信仰,做一名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护理学院团委宣传部 供稿
责编/陈鹏 审核/龚英军